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
A.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B.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言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俄国:必须清除小日本设置的路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 甲午战争
B. 黄海海战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反割台斗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 史料 | 历史解释 |
A |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
B |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
C |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 五口通商。破坏中国贸易自主权。 |
D |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
A. A
B. B
C. C
D. D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