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及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而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B.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减缓了由于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所沿用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大英百科全书》对封建主义定义为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宜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指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西周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这一内容体现了
A. 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秩序
C. 儒家学派的伦理纲常思想
D. 诸侯国经济实力的大小
材料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出自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后,升为巡按江西。1430年以兵部右修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在任期间,于谦创行义仓、平准仓,无偿货给贫民大量粮会;允许百姓到巡抚衙门申诉冤屈。为了加强边防,他建议加设御史巡接大同,并将被军官霸占的官府空用土地夺回改作屯田,以资边用。于谦任两省巡抚九年,威惠流行,百姓呼之为“于龙图”;因入京觐见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1449年英宗被瓦刺俘虏,当瓦剌以英宗为要挟之时,于谦力排众议坚持“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使得瓦刺无计可施,最终释放英宗;之后于谦积极备战、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中。1457年含冤遇害。
——据《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谦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谦做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