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最初10年中,他和顾问们在编订朝廷实录时做了一系列修改,谎称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作为健在的最年长的嫡子应该在1392年被指定为太子,但因某些儒士顾问的干预而未果。还指出,他不情愿地对建文朝廷采取惩戒行动不是为了夺取皇位,只不过在履行《祖训录》的训示而已。这说明朱棣
A.要向后人表明自己夺权目的
B.制造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依据
C.要为国家修成一部信史
D.强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明初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监察六部和百官的权力,同时赋予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D.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唐朝六部尚书不能参与决策,仅作为尚书省下执行机关的首脑,而明朝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明朝
A.中央政府精兵简政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宰相的权力被削弱
D.国家权力的下移
“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此中央官制对应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明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及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而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B.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减缓了由于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所沿用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