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如表是某段历史时期的著作统计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 著作 | 内容摘要或简介 |
1637年 | 《天工开物》 | 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火炮铸造法等。 — |
1639年 | 《农政全书》 | 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
1761年 | 《梅氏丛书辑要》 | 把西方科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数学结合起来阐述。 |
1843年 | 《海国图志》 | 西洋炮、西洋船等近代军事科技资料无不汇聚书中。 |
1845年 | 《康輶纪行》 | 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
1846年 | 《海国四说》 | 对美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简要记叙。 |
1861年 | 《校邠庐抗议》 |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1894年 | 《盛世危言》 | 提出从政治、经济、教育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
1898年 | 《日本变政考》 | 详细叙述日本明治维新期间议会、宪法、选举等方面情况。 |
1902年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以铁血行之,仿效华盛顿革命自立,或可以保国民。” |
1903年 | 《革命军》 | 制订建立自由、独立、平等的“中华共和国”的25条政治纲领。 |
1915年 | 《敬告青年》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1918年 | 《狂人日记》 |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
1918年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采用某一合理尺度,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思想发展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这些东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产生过明亮的火花。但是,他们在总体上又是微弱的,不能突破封建主义的硬壳。一直到龚自珍,还只能是“药方只贩古时丹”。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陶行知将乡村中心小学作为乡村示范的中心,又看作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集合师范部、好村民、小学生联合作战”;建立农暇妇女工学处,提供农家妇女做缝纫、烹饪的工作机会,发给工资;根据乡村作息设置中心茶园;用晓庄剧社、晓庄医院处理农民身心健康的问题;联合政府与农民的力量成立晓庄联村修路委员;联合高等学校进行农事推广,改进农业生产等。
——曲铁华《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基本特征论析》
(1)根据材料,指出民国时期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基本特征,结合史实归纳其兴起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教育的重点举措是什么?有何意义?
下面分别是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书院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书院分布图
材料二 宋代书院分布图
——出自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宋代书院分布出现的新变化。
(2)结合史实,概括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治国理政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人口真多呀)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
材料二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管子治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目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