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强调:“然则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材料表明梁启超
A.消极对待变法维新 B.主张提高国民素质
C.深刻批判辛亥革命 D.倡导建立精英政治
1895年到1898年,全国报纸数增加了三倍以上,而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办报主体,先后创办了上百种报刊,中国出现了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据此可知,当时
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B.通俗性报刊深受普通民众喜爱
C.民众的整体素养有了较高提升
D.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B.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思想的自由化
C.经济的工业化
D.救亡图存
梁启超述其师:“以改制言《春秋》,以三世言《春秋》者,自南海始也。改制之义立,则以为《春秋》者,绌君威而申人权,夷贵族而尚平等,去内竞而归统一,革习惯而遵法治,此南海之言也。”在梁启超看来,其师改制之旨趣在于
A.终结君威 B.立宪共和 C.全盘西化 D.启蒙维新
《郑观应集》记载:余见上海租界街道宽阔平整而洁净,一入中国地界则污秽不堪,非牛溲马勃即垃圾臭泥,甚至老幼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通商各埠、江边、海边之地,当道理宜填筑马路,如洋人租界一式,以便往来。材料表明租界
A.激发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B.是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扩张的结果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