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17、18世纪的公民还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

——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

——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适新国民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勤勉进取,守信坚韧;遵守法律,捍卫人民主权;推崇理性、参政议政。 意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 (2)特点:摒弃旧文化体制下的国民劣根性;通过平民化的“文学革命”塑造新国民;具备独立与理性的精神品格;注重科学精神的养成。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更迭;留学风气盛行。 【解析】 试题(1)第一小问内涵,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得出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材料一“……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得出内涵二:勤勉进取,守信坚韧;根据材料一“……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得出内涵三:遵守法律,捍卫人民主权;根据材料一“……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得出内涵四:推崇理性、参政议政。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秩序、科学和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作答。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得出特点一:摒弃旧文化体制下的国民劣根性;根据材料二“……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得出特点二:通过平民化的“文学革命”塑造新国民;根据材料二“……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就是不依傍、不盲从……”得出特点三:具备独立与理性的精神品格;根据材料二“……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得出特点四:注重科学精神的养成。第二小问原因,胡适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家,故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进行作答,可以从内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和外部(思想、民族危机、留学风气)的角度进行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1904年)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愚弱的国民,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妹子恰恰死了,大哥也可能在饭菜中和了妹子的肉,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在无意之中,不吃了妹子的几片肉。现在轮到了我自己┅┅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鲁迅《狂人日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留学日本时中国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狂人日记》发表的背景、意义。

 

查看答案

每年元旦的傍晚,CCTV音乐频道都会现场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并邀请专家做客直播间对音乐会的演奏作品做赏析指导。以电视为媒介,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人类的艺术精粹已不再是幻想。这体现了电视使

A.资讯便捷化 B.娱乐形象化 C.艺术大众化 D.艺术多样化

 

查看答案

“它除了应用到原子、分子、原子核、粒子等微观体系外……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有些是导体,尤为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材料是半导体。”这里的“它”应该是

A. 自由落体定律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相对论

D. 量子理论

 

查看答案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一书写道:“1870年以后物理学不断有新的发展,经过一场范式的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物理学由量变进入质变,开始了革命性变革。”这主要体现在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