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解析】 材料中苹果的故事,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C正确。A项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排除。B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排除B;D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反对尊崇孔子

B.提倡独立思考

C.反对专制皇权

D.批判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查看答案

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曾说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一观点表明

A.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B.先实践后有正确认识 C.对格物致知的继承 D.知行是先后两个程序

 

查看答案

“圣人之性”是天生“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手段处置他们。“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由此说明董仲舒

A.从教育的角度强调“礼乐教化”

B.从统治的角度强调“赏罚分明”

C.从人性的角度强调“礼法并用”

D.从伦理的角度强调“三纲五常”

 

查看答案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

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