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
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O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B. 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人物促进历史进程的发展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