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
A.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B.崇尚“天人合一”
C.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
D.主张“君权神授”
《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
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人悦易从
D.随材适性
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逐为“仿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理学地位的变化主要是基于
A.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后世学者对理学的发展完善
C.理学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D.商品经济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他极力排斥当时流行的险怪奇涩的文体,崇尚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录取了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等。这次考试
A. 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 影响了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走向
C. 体现了北宋重文的基本国策
D. 反映了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现实
韩愈《原道》中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作者旨在
A.倡导工商皆本
B.维护等级秩序
C.主张民本主义
D.抨击君主专制
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A. 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B. 儒法价值趋向融合
C. 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D. 始终坚持外儒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