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如《1895年:大梦初醒》,下列书名中的时间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1840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
B.《1900年:被轰出中世纪》
C.《1912年:巨痛与自强》
D.《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斗争对象
B.分配原则
C.社会性质
D.思想基础
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
A. 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
B. 经济立法比较完善
C. 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
D. 世族门阀把控经济
明清江南市镇,直到1909年以前,都不是正式的行政建置。据明清江南地方志(府志、县志)解释。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据此可知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经商促进城郊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增加社会财富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由此可见,徐光启
A.弘扬了以农立国的治国传统 B.有力推广了棉花的种植技术
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