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到了5月,就有大约3000人住进一座“帐篷城”,这是罗斯福总统命令军队在华盛顿郊区一处废弃的要塞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在白宫的安排下,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一位退伍兵这样说:“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到1933年6月,约2600名退伍兵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

——摘编自《向华盛顿进军事件》

材料二  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此外,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三  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材料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冋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美国民主制度遇到的危机,并简析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救助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1)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象,政府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应对:安抚贫困人民;提供基本救济;举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新特点: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解析】 (1)关于“危机”,由材料“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可得出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象,政府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关于“应对”,由材料“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可得出安抚贫困人民;由材料“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可得出提供基本救济;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也可以从举办公共工程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归纳。 (2)关于“新特点”,由材料“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可得出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由材料“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可得出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关于“原因”,由材料“西方传教士”,结合所学,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结合所学, 近代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由材料“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可得出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由材料“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可得出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由材料“《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可得出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由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可得出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中国而言,可以从经济发展、巩固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补充对世界而言,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一流派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其描写重点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他们美化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与资本主义对立。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十日谈》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查看答案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

A.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 D.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查看答案

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德皇威廉一世因其行宫前一破旧磨坊有碍观瞻,与磨坊主商议将其拆除并予以补偿,但遭拒绝,遂派人强行拆之。磨坊主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以侵犯财产权为由判决皇帝恢复磨坊原状并赔偿其损失,威廉皇帝履行判决。后此磨坊成为德国宪政的一个标志。由此可知此时

A.德皇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B.德国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公民的财产权得到一定保障 D.遵守法律成为社会的共识

 

查看答案

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你认为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的哪一缺陷

A.民主的范围 B.民主的性质 C.民主的参政方式 D.民主的组织形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