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表了《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的要求。这一电文有利于
A.消除国共两党的隔阂
B.中共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统一国共两党的立场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1926年9月,毛泽东指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基于此,毛泽东
A.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 号召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明确了农民的领导地位
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 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
A. 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
B. 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
C. 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
D. 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中国商品经济史》一书中提到:“直到1853年,由于战争阻隔,洋商不易在上海和广东买到茶叶。”造成洋商窘境的是
A. 鸦片战争爆发
B. 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巴黎公社对参选代表的资格、职权和罢免程序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若人民不满意,可随时更换代表,还把农民阶级也纳入了政治版图。这说明巴黎公社
A.群众基础的广泛
B.将民主推向全国
C.消灭了阶级剥削
D.践行了民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