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诏举...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上书称,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

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

材料二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察举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尚书令左雄上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北朝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问题:参与察举的人员急剧增加;举荐者选官不实、弄虚作假。 目的:保证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 (2)变化:开始启用庶族;逐渐以文化考试为主。 原因:九品中正制弊端日益显露;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 (1)“问题”,根据材料一信息“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参与察举的人员急剧增加、举荐者弄虚作假等角度分析。“目的”,依据材料一信息“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保证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 (2)“新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得出:开始启用庶族、逐渐以文化考试为主。“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九品中正制弊端日益显露、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福发表的“炉边谈话”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最能证明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了主要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国际力量的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查看答案

1937年7月10日,某组织提出:“提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之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合,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该组织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共产国际 D.中间政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1927年和1934年的两次严重挫败,倒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两次大转折的契机。”两次转折顺利实现的共同原因是

A.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统一战线的建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有人主张“从婚姻方面着想”来解决缠足问题,即“凡未订婚的女子,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允许她订婚。已订婚的女子,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许她结婚”。这一主张的出现说明

A.女子不缠足较为普遍 B.社会习俗变迁较艰难

C.政府强力推行不缠足 D.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查看答案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时,报考人数达1200余人,超过计划人数三倍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广州国民政府的积极努力 B.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

C.“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号召 D.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