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 相关记载 高祖时 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

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

相关记载

高祖时

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

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

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A.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C 【解析】 材料中儒家学者所鼓吹的儒术和政治主张在汉初被统治者重视,说明汉初的儒家思想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正是汉初的儒家学者从儒家的仁义观点出发,又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因而容易被西汉统治者所接受,故选C项;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汉初思想文化呈现岀活跃局面,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独尊地位确立,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 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

B. 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

C. 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

D. 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

 

查看答案

明代君主在自谦词的使用上,数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频率明显降低。新创的自谦词如“藐孤”,语境发生明显变化,不再是面对大臣,而是面对祖先或继承皇位时的用语。这些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血缘纽带关系强化

C.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尖锐 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查看答案

唐初,进士、秀才多来自(国家)学校,生徒占优势。但因为国学生徒多是达官贵戚的纨绔子弟,使得(国家)学校呈陵替之势,特别是武则天执政时,学校殆废。安史之乱后,乡贡(私学)成为科举的主要来源。这种变化说明

A.科举制度严重阻碍学校发展 B.士族政治冲击了教育发展

C.教育变革适应官僚政治需要 D.科举录取途径日益多元化

 

查看答案

汉初“七国之乱”后,朝廷对王国采取了如下措施。这些措施

措施

内容

措施一

七国之中,除楚国另立王以续其后外,其他六国均被废。

措施二

陆续立其余8子为王,并对原来封王加以调整。

措施三

把“北边郡”“南边郡”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措施四

剥夺了诸侯王的“治国”权,诸侯王国半独立地位被取消。

 

 

A.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B.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C.激化了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 D.调整了地方行政体制

 

查看答案

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

A. 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

B. 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

C. 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D. 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