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规定:凡内廷下达的诏旨以及经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的奏章,必须先抄送给监察部门的给事中,若内容有不恰当的,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此规定旨在
A.削弱内阁权力 B.加强皇权专制 C.防止篡改诏令 D.避免决策失误
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评论说,元代南戏剧本“句句是本色语(指民间用语),无今人时文气”。据此可知,元代南戏剧本
A.适应了市民文化需要 B.缺乏语言艺术的创新
C.继承了宋词艺术特色 D.多是民间艺人所创作
宋代,一些商家每逢节日就采取促销活动,如东京汴梁,“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旌旗)。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这说明,当时( )
A.商品营销与民俗相结合 B.商家注重打造品牌效应
C.节日消费成为了新时尚 D.政府重视发展节日经济
如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类别 | 士族 | 小姓 | 寒族 | 人数总计 | |||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
进士 | 589 | 71.0 | 109 | 13.1 | 132 | 15.9 | 830 |
明经 | 81 | 63.3 | 18 | 14.0 | 29 | 22.7 | 128 |
制举 | 88 | 65.7 | 10 | 7.4 | 36 | 26.9 | 134 |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 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 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盐铁论》记载:“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据此可知,汉初
A.社会经济走向调敝 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
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 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