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宄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国家放弃了重...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宄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D 【解析】 据表格信息“蚕蚁、计鸭雏、转谷、贩缯、菱藕、绮罗”等信息,既反映了农民副业的专业化,也反映了农民副业的商品化,这些都是农村经济商品化发展的表现,D正确;A违背史实;材料中的诗句不能证明是草市贸易,B错误;材料没有农民副业收入与主业收入的对比,不能说明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朝时,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敕,号称典掌机密,其长官中书监、中书令及副职中书侍郎多由宗室亲王和门阀士族担任,虽“清贵华重”,但“无事任”。中书省事务实际上由出身不高、职级更低的中书通事舍人主持,故有“舍人省”之说。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三省体制已初步形成 B.士族政治日渐式微

C.统治者力图加强集权 D.中央机构陷入混乱

 

查看答案

“帝”最初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后就上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有“贞咸宾于帝”,商代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帝乙、帝辛等。王名加帝,反映了

A.王权的至高无上 B.王权的神化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统治的长治久安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主要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材料一  《16、17世纪各大洲之间商品与物资流向示意图》

——改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1)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说明16、17世纪贵金属的流动情况及其对欧洲、亚洲的影响。

材料二  到19世纪初时,由英国、印度、中国构成的三角贸易体系已经成形。英国需要来自中国的茶叶,但遗憾的是,中国希望英国提供的东西,除了白银以外几乎没有了。为了防止英国的白银供应大量流失,英国需要某种能够卖给中国、换取购买中国商品所需现金的东西,答案就是印度的鸦片。集中于印度的英国商人可以将鸦片卖给中国,用得来的银条购买中国的茶叶,再将它在英国销售,得到批量生产的纺织品,拿到印度市场上出售,而印度棉花也被大量运至英国。

——摘编自(美)戴尔·科普兰《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等

(2)依据材料二,绘制“英——印——中”贸易中商品及流向示意图,并分别简述这种贸易对中国、印度的经济危害

材料三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随后苏联立刻提出“莫洛托夫计划”与之针锋相对,东欧国家与西方之间固有的经济联系被切断,此后。苏联及其盟国便走向了一条全面封闭型的发展道路,将自身经济发展道路与西方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意识形态的对立,认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私人企业与公有企业是绝对对立的概念。

1950年,美国主导建立“巴统”,协调西方各国禁止或限制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来对中国采取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摘编自姚昱《美国的经济冷战政策及其效果》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两极对峙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16世纪初,教皇邀请拉斐尔在教皇宫签字厅(教皇法庭开庭之地)制作壁画。如图是其南墙的一组壁画。

图中①处是查士丁尼将法典交予身着15、16世纪服饰的顾问们。

图中②处是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颁布教会法的《教令集》。

注:12—16世纪,随着西欧新兴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需要新的法律来规范新的社会关系,因此罗马法复兴运动出现。1234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颁布的《教令集》,采用了罗马法中关于合同、继承和婚姻等法规。

图中③处中三个女神分别代表“勇德”“智德”“节德”的寓意,取自柏拉图《理想国》。

图中④处裸体画表现的是上帝把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

阅读上述材料,你会得出哪些结论?并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19世纪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最初表达。1906年,孙中山在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时解释说:“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建立民国……四、平均地权。”

——摘编自郑大华、张弛《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1)分析孙中山倡导“民族复兴”的背景,他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九一八之后,“民族复兴”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文史学家吴其昌强调: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能不能复兴”,关键是要看“我们的自信力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开篇即明言:“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了《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等讲话。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摘编自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复兴”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毛泽东多次从不同角度谈及了民族复兴。他在1948年岁末发表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称建立新中国将“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1949年3月,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9月,他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又提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同月,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俞祖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源流考》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观”。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做了哪些正确探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