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局限在农业生产领域 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D.注重生产经验的总结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20世纪70年代曾在长沙马王堆与山东临沂先后出土的西汉帛画,虽然两地相距千里,但两地的帛画从内容到风格却极为接近。这表明
A.秦汉绘画形成了统一风格 B.秦汉统一推动了文化融合
C.山东先进文化被广泛学习 D.独尊儒术促进了绘画发展
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C.理学观念影响绘画 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材料反映出佛教( )
A.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被改造成为正统思想
C.发展过程日益本土化 D.获得统治者大力支持
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