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0...

20世纪初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00年后,形成的九国租界总面积达到23350.5亩,相当于已经建成的天津城区3.47倍,旧城厢的9.98倍,租界的行政权、司法权、税收权都超越中国政府的统辖与法律之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害。但另一方面,租界的管理体系、经济结构、建筑风貌、公共设施、人文意识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对天津向近代化过渡,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催化作用.

——天津市文史硏究馆编《津门往事杂录》

(1)1900年后,天津形成“九国租界”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租界在天津城市发展中的双重作用。

材料二  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接管天津后,成立了一批城市管理机构

天津卫生总局

以“保卫民生为宗按照西方卫生行政管理方式设立,专门负责“城厢内外医疗卫生、船舶、火车的检疫和妇婴医院、疗黎堂的管理”。并颁行相关卫生实施细则,包括《卫生办法》、《育黎堂办法》、《时症医院办法》、《扫除科章程》等,是清代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卫生机构。

天津巡警局

《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故袁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负责天津城内及四周的治安巡査。后期仿西方体制分为管理、稽查、办公、侦缉、治安、紧急警务、消防、审讯、关押以及负责警员诊疗的养病室等等,警种齐备,功能齐全,而且各种警务章程齐备,可操作性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

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

最初,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是为中国内地的第一支消防队。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02年天津成立的上述城市管理机构的共同特征。

材料三  从晚清到民国,城市中出现了大量公共空间,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公园、新式剧院等,生活于城市中的人,无处不在地被空间规训着,公共空间成为国家和精英规训、引导大众文化的场域。

——摘编自陈蕴茜《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

(3)材料三中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推动城市公共空间人量出现的经济条件和思想因素。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你认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今天我们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有哪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1)事件: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1898年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占领天津。作用:一方面侵害主权,使天津城市发展带有半殖民地色彩;另一方面催化引领天津向近代化城市过渡。 (2)特征:服务民生;效仿西方;政府主导;国内首创。 (3)主要功能:规训、引导大众文化。经济条件: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因素:民主自由等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4)启示:借鉴英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以服务民生,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为中心;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文化引导。 【解析】 (1)关于“事件”,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后,天津形成“九国租界”主要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度占领天津等事件有关。关于“作用”,天津形成“九国租界”的作用需要辩证的看待,首先侵害国家主权,使天津城市发展带有半殖民地色彩;另一方面,天津形成“九国租界”引领天津近代化进程。 (2)由材料“保卫民生为宗”“治安、紧急警务、消防”等,可得出服务民生;由材料“按照西方卫生行政管理方式”,可得出效仿西方;由材料“直隶总督袁世凯接管天津后,成立了一批城市管理机构”,可得出政府主导;由材料“中国内地的第一支消防队”等,可得出国内首创。 (3)关于“主要功能”,由材料“公共空间成为国家和精英规训、引导大众文化的场域”,可得出规训、引导大众文化。关于“经济条件”,结合所学,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关于“思想因素”,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相关。 (4)本题设问开放。材料一反映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材料二体现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机构的职能,材料三反映了要加强文化引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次机要改革,商鞅变法一直是历代争论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股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异同的原因。

材料三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賊,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三中“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是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的直接结果?这一措施对秦汉时期的政治转型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观点,你认为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否就后矛盾?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写道;“实则品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的这一观点旨在

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反对当时中学比附西学的现象

C.表达对民智未开的无奈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查看答案

票证是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打缩影。从如图的消失到如图的出现,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A.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B.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C.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D.产品营销手段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 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