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C 【解析】 自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我国实行的“国家政体”是中央集权制。故答案为C项。宗法分封制是秦朝以前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自夏朝确立,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查看答案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宗法制

A.有利于解决权力、财产分配

B.重视尊卑贵贱

C.有利于凝聚宗族

D.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封建”与各地存留的氏族势力分享政治权利、经济利益,通过怀柔政策实现与地缘的整合。这反映出

A. 宗法观念使国家长盛不衰

B. 血缘政治的时代特点

C. 贵族特殊的政治地位

D. 分封制加强了对全国控制

 

查看答案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查看答案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

(2)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