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

“(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

A. 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B. 继承了丞相的全部职责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有权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C 【解析】 本题考查军机处,材料“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反映了军机处传旨机密而迅速,这提高了行政效率,故C正确;军机处并不负责监察文武百官,故A排除;军机处不是丞相,并未继承丞相的全部职责,故B排除;军机处不是地方行政机关,无权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台湾学者许仲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在君主专制下,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因素包括

①防范宰相揽权  ②加强统治  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人才选拔权由谁来掌握

B. 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变化

 

查看答案

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

A. 宗法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