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叶问(1893年—1972年),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师承陈华顺、梁壁,为...

    材料:叶问(1893年—1972年),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师承陈华顺、梁壁,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叶问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载誉全球。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叶问所收门徒遍及各阶层,上至官绅、下及平头百姓。叶问一生教拳,从不挂牌,亦不卖招生广告,他之所以这样,其唯一之目的,就是保留这一个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他在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诀语)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粤语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扰、捶),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开宗立派。咏春拳术也自此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并在数十年间急速发展,将咏春拳从佛山发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武术,亦是现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武术。

——摘编自佛山祖庙《叶问堂》馆内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问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叶问的授业特点。

 

(1)历史贡献:咏春拳的开宗立派人;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传播了武术文化;推广到世界;发展了咏春武术(由自卫到实战、发扬光大)等。 (2)特点:招生有教无类;注重自主选拔人才;授课简单通俗(化繁为简)等。 【解析】 (1)由材料“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可得出咏春拳的开宗立派人;由材料“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可得出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人才;由材料“他在传统武术……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粤语动作名称”,可得出传播了武术文化;由材料“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载誉全球”,可得出推广到世界;由材料“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可得出发展了咏春武术(由自卫到实战、发扬光大)等。 (2)由材料“门徒遍及各阶层,上至官绅、下及平头百姓”,可得出招生有教无类;由材料“保留这一个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可得出注重自主选拔人才;由材料“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可得出授课简单通俗(化繁为简)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多畜奴婢,田宅无限”,奢侈挥霍,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各地起义不断。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位后,意图通过改制来缓和社会矛盾,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因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由于其政策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早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莽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经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个阶段。中国农耕文明是一种有着独特形态的文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经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创造了繁荣的工业文明。而今中国迎来信息文明时代,将继续奏响华彩乐章。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演进的三大乐章》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个文明阶段,提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1843年),在《虎门条约》中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十八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与美国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美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摘编自茅海建《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

材料二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世贸组织的《1994年关贸总协定》及其他协议在有关条款中规定了成员之间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要求在世贸组织成员间进行贸易时彼此不能搞歧视,大小成员要一律平等,只要其进出口的产品是相同的,则享受的待遇也应该相同,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并且是永久的。

——摘编自刘德标、祖月主编《国际经贸组织条约惯例手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近代与当代中国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的背景,并比较其在近代与现代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最惠国待遇的认识。

 

查看答案

从二战后到50年代初,大约有1500万到2000万移民获准进入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国家。他们大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等国家,也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北非等其它地区。这股移民潮

A. 有助于欧洲推进经济复兴计划

B. 使冷战局势更加严峻

C. 实质是宗教冲突下的难民问题

D. 促使欧洲走向一体化

 

查看答案

如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城市人口比重(%)

A.AB段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因为国内政局的纷争动荡

B.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

C.CE段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是因为世界局势的稳定

D.FG段城市化水平滞缓是因为经济滞胀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