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义和团运动期间
“四月和议成……朝命景崧率军民内渡……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B. 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 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D.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