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大曲,也称燕乐大曲和舞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包括器乐、歌唱和舞蹈,同时具备多段结构,是隋唐宫廷燕乐极为重要的一种。唐大曲与汉魏时期的相合大曲、清商大曲相比,在形式和规模上有更大的发展,包括很多的外域音乐成分。其结构主要有三部分: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或合奏,不歌不舞;中序、拍序、歌头——节奏固定,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破、舞遍——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时有歌唱。唐大曲的代表曲目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雨霖铃》《得宝子》等
材料二 受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称帝的影响,法国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导致歌剧从内容到体裁发生了变化,同时法国观众欣赏歌剧的趣味也有所变化。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大歌剧盛行。法国大歌剧一般采用历史性题材,情节富有戏剧性篇幅较大通常是四到五幕,舞台布景奢华、场面宏大,剧中穿插精致的芭蕾舞场面,合唱队、乐队的运用增加了舞台的戏剧性效果。
材料三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在188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深受爪哇的佳美兰乐队(印度尼西亚乐队,打击乐占有重要地位)演奏的影响而创作的曲目。他进一步挖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还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谱写成艺术歌曲和室内乐曲。在他的作品中,旋律失去了主导地位。他更加重视和声和音色的作用,采用复杂的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结构,大量使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从19世纪80年代末起德彪西的创作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以上材料均选编自白海燕、孟燕《中西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大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分别代表的文艺流派并分析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艺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
文革时期,样板戏大都被拍成电影,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却无一被拍摄。广播电台播出的戏剧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到文革末期,才播出了一部分地方戏剧目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这反映
A.中国京剧水平整体下降 B.电影技术阻碍京剧发展
C.国家政策影响文化发展 D.样板戏更符合大众要求
港珠澳大桥设计师孟凡超说:“我是恢复高考以后第一批大学生,这是个人命运的一个重大转变,高考拯救了我们这一批人和这一代人。”这体现了高考制度的恢复
A.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 B.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组成部分
C.推动“双百”方针贯彻实施 D.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上述现象反映了
A.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部署 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D.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求
她是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在宇宙中遨游的第31230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2018年,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2019年9月17日,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取得的成就是
A.初步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框架图 B.杂交稻的培育
C.成功研制“银河一Ⅲ”计算机 D.青蒿素的发现
“原子外交”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的新概念,并以此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核讹诈、核威胁。这反映出中国对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A.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急速变化 B.可以对西方国家进行核打击
C.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D.使中国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