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下图是清代康雍时期用于外销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整个大罐表面被分割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说明当时
A. 青花瓷开始进入西方世界
B. 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的生产
C. 中西间的贸易仍采取传统形式
D. 中国瓷器浸染了西方人文思想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
A.盟旗制度的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岭北行省的设立 D.金瓶掣签制完善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时期 | 措施 |
西汉 | 设置西域进行都护府 |
唐朝 |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
清朝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
新中国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东北 B.台湾 C.西藏 D.新疆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