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传习录》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用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李贽在当时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 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 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 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 个人意志即主权
下图所示两位思想家生活的时代基本相同,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他们思想相似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③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④阶级属性一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思想解放运动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文献赋予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突出特征是
A.打破宗教束缚,推动信仰自由
B.提倡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自由
C.打破神的崇拜,关注人的发展
D.反对封建专制,构建理性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