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

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C 【解析】 荀子认为秦国官吏、士大夫有古代之风,但并不能说明秦国遵循古礼,故排除A项;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奉行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德政,故排除B项;商鞅变法对秦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国良好的吏治源于秦国体制的创新,故选C项;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

A.民本思想的盛行

B.儒墨法思想融合

C.诸侯争霸的需要

D.小农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

春秋中期,楚国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后设县统治,由贵族担任县尹、县公,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晋、秦等国也相继推行县制。这表明当时

A.三国率先实现君主集权 B.对地方的管理得到加强

C.法家思想受到推崇 D.官僚政治基本确立

 

查看答案

周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周朝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C.新兴的士阶层的崛起 D.文化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查看答案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查看答案

《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在建成东都洛阳后,对四方诸侯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 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 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 政治中心东迁使局势动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