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死的生产关系以挽...

有人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告诉我们,试图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已经垂死的生产关系以挽救旧的上层建筑的做法,就像给一个因身体机制已经坏死而奄奄一息的病人注入强心针一样,或许他能够兴奋一时,但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该认识

A.挽救了甲午战败的危机

B.旨在认可中体西用思想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反映政治革新的必要性

 

D 【解析】 根据“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可知该认识认为中体西用思想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必须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体现了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故选D项,排除B项;该认识并没有挽救甲午战败的危机,故排除A项;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

A.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

B.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C.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

D.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查看答案

从1840年到1861年,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中西纪事》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D.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局势

 

查看答案

据史载,“至正嘉时,湛甘泉、王阳明诸先生出,而书院生徒乃遍天下。盖讲学于斯为灿漫矣。……迄于隆万,此时天下几无日不讲学,无人不讲学。”明朝时江南地区讲学会的日益兴盛反映了

A.科举文化的发达

B.士大夫旨趣的转移

C.社会结构的变动

D.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查看答案

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查看答案

明孝宗时期,监察御史陈孜上奏指出:“国家政务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这反映了

A.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B.内阁大学士实际执宰相之职

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皇权受到阁权与宦权的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