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根本问题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根本问题上,重新恢复和确认了中共八大的正确估计。中共十九大认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次认识,都反映了

A.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果 B.拨乱反正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C.社会发展始终注重综合平衡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是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此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二者都是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本认识,故D正确;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不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故A错误;拨乱反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中共八大无关,故B错误;C错在“始终”,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年,毛泽东教育党员要“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人空想和盲动的深坑”。1978年,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兴起。真理标准问题还需要再次大讨论是因为

A. 实事求是一直是党所坚持的思想路线

B. 教条主义与个人崇拜阻碍了社会进步

C. 当时社会正在堕人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D. 改革开放的深入需要实事求是的实践

 

查看答案

歌曲《何日君再来》创作于抗战时期,由于内容涉及借酒消愁,曾被视为上海堕落生活的写照。经台湾歌手邓丽君翻唱,这首歌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大陆,当时《北京晚报》发表多篇文章,批判它“过去腐蚀人们反抗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战斗力,如今又要破坏社会主义的基础。”媒体的态度反映出

A.民众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

B.革命文艺始终应是社会主义艺术的主流

C.海峡两岸关系因艺术分歧而走向僵局

D.“双百”方针的恢复受“左”的思想干扰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滞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A. 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 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占比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

时间

1949

1953

1956

文科学生占比

33.10%

14.90%

9%

 

 

A.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的需要 B.教育体制全面照搬苏联模式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 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