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时期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同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所按受。……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摘编自吴建《请前别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台》等
材料二: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人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舞团首次来华演岀。……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主、巴西、阿根廷等国。……“这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摘编自张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杆料三: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训”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煤公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非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根据枓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它按照自己的美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是它的基本主题。”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大卫·科波菲尔》
C. 《等待戈多》
D. 《日出·印象》
夏尔洛是卓别林系列作品的主角。无论是《寻子遇仙记》中不畏艰辛寻求幸福的夏尔洛,还是《摩登时代》中作为机器的奴隶精神失常的夏尔洛,人物都是包含着心酸、喜悦和忧郁、快慰。这一经典形象是
A. 浪漫主义的光辉典范
B. 电视艺术的登峰造极
C. 西方社会的现实写照
D. 悲剧作品的永恒经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说明
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C.信息化全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信息化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
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爱国主义责任”……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
A.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B.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
C.英法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居于领先
D.教育改革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完善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时期 | 流行词汇 |
15、16世纪 | 新航路、新教 |
17、18世纪 | 革命、殖民扩张 |
19世纪中期 |
|
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
A.工业家、社会主义
B.理性、危机
C.进化论、浪漫主义
D.垄断、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