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人陈宜中,曾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
A.宋代 B.唐代 C.汉代 D.秦代
唐初门下省“掌出纳帝命”,“佐天子而统大政”。门下省官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不仅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由此可见,唐初门下省官员
A.审核诏书建言献策
B.起草诏书负责决策
C.统领行政分管六部
D.擅权乱政专横跋扈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史记》知道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又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了解到阿房宫恢宏的气势。但2002—2004年考古工作者对阿房宫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却提出阿房宫并不存在的结论。上述现象说明
A.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结论会有所改变
B.《史记》对阿房宫存在与否缺乏严谨的史学考证态度
C.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主观性太大,完全不可信
D.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其考证的历史结果绝对可信
读如图。该局部图所指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基本奠定 B.是一种典型的贵族政治时期
C.人才选拔方式主要是察举制 D.中央机制主要是三省六部制
如图是春秋末期“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的典故。该典故可以用来说明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礼乐制度的不完备
C.宗法制趋于强化
D.中央集权制已崩溃
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34.78%、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为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