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
A.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B.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众艺术品味提升
B.人文精神影响式微
C.文化水平快速提高
D.智者教育理念普及
明代王艮(王守仁为其老师,李贽为其再传弟子)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据此可知,他们都
A.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 B.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
C.继承程朱理学的思想 D.受到世人普遍的赞誉
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A.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周敦颐认为,“万物”是从水、火木、金、土五种特殊实物变化而来的,五种特殊实物是从阴阳二气变化而来的,阴阳二气又是从“一”变化而来的。这表明宋明理学
A. 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
B.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根植于久远的文化传统
D. 彻底冲破了传统思想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 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B. 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
C. 与社会生产关系紧密
D. 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