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B.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C.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D.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的憧憬——其欲将各种社会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 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 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但乾隆帝还是接见了他。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A.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B.闭关锁国政策
C.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
D.传统的朝贡贸易政策
史载:长工在明朝法律中被称为“雇工人”,与雇主有主仆名分,实际地位与奴婢差不多。在清代,长工中出现了没有主仆名分的雇工。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明朝的法律为雇主服务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仍然存在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