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说明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爆发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强认为征收厘金(厘金是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值百抽一的商业税)不利于洋货竞争,提高关税必须以取缔厘金为条件。在此情况下,从1900年开始,清政府取缔内地厘金以换取列强对中国提高关税的支持。可见,清政府取缔厘金的内在动机是

A.营造民族工业良好的市场环境

B.屈从列强以赢得西方国家支持

C.扭转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D.增加中央收入和削弱地方力量

 

查看答案

郑观应在评述某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说:“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京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郑观应实际上

A.肯定了官办洋务企业的优势 B.主张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相结合

C.主张国家加大力度扶植私人资本 D.意在强调朝廷吏治腐败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查看答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查看答案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对这两段诗歌理解正确的是

A.“酷热的夏日”指的是荷兰的侵略

B.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C.两次分离都是由外来侵略造成的

D.闻一多所指的“分离”曾长达三十八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