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在评述某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说:“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赀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京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继,二弊俱去。”郑观应实际上
A.肯定了官办洋务企业的优势 B.主张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相结合
C.主张国家加大力度扶植私人资本 D.意在强调朝廷吏治腐败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都统多尔济奏称:“今准夷荡平,回部向化,请令内地商人各随所愿,裹带茶叶、布匹等项,前往青海贸易,使柴达木等远处贫困蒙古得以牲只售换,于边疆生计,大有裨益。”经军机大臣议复,乾隆同意实行。这则材料体现出清朝前期
A. 西北地区商业获得较大发展
B. 边疆地区力图扩大地方权力
C. 新疆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理
D. 通过加强经济交流稳定边疆
巡抚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宣宗时,由于地方动乱,开始常设巡抚。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军政事务。关于明代巡抚的设置说法正确的是
A. 明代巡抚已正式演变为地方长官
B. 明初地方“三司”制不利中央集权
C. 设置的最初目的是镇压地方动乱
D. 利于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
元代行省辖区包括今天的两到三个省的范围远超过了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元代这种情况
A. 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
B. 总结吸收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教训
C. 行省扮演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
D.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中央集权的困扰
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
A.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