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西部经济对比调查统计表
年代 | 工农业总产值差距 | 农业人均收入差距 |
1981年 | 2561.6亿元 | 72.07元 |
1985年 | 4359.9亿元 | 170.67元 |
1986年 | 5390.7亿元 | 259.07元 |
1987年 | 6785.9亿元 | 331.62元 |
产生上述情况的时代因素是
A.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 B.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的差异
C.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 D.地理位置和资源开发程度
下表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与80年代以来建交国家数量增加相关的是,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奉行对外开放与不结盟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 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对这两段诗歌理解正确的是
A.“酷热的夏日”指的是荷兰的侵略
B.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C.两次分离都是由外来侵略造成的
D.闻一多所指的“分离”曾长达三十八年
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中说:“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有利于敌人的。”这表明他
A.科学预见到日本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阐述了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新路径
C.主张由中国主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认为外来援助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