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虽然这一阶段无论是争夺为主还是缓和为主,或者两者兼备是苏攻美守还是美攻苏守美苏两极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转折,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在悄悄地酝酿着。

——摘编自黄安年《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世界》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1969—1985年这段时期,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一股股新的力量”分别指代什么。

 

(1)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框架;美苏实力势均力敌;二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世界面临核恐怖的威胁。 (2)变化:中美由对抗走向友好(或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影响: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带动了一批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迎来了新中国的又一轮新的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新格局:多极化趋势。 新的力量: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腾飞;俄罗斯的发展。 【解析】 (1)关于“原因”,由材料“超级大国竞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之间矛盾、雅尔塔体系、美苏之间力量核实力对比及二战后世界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等角度回答。 (2)关于“变化”,由材料“1969—1985年”,结合所学,在此时间段内,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关于“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而言,可以从改善中日关系、促成新中国建交高潮和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等角度回答,对世界的影响,可以有利于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角度回答。 (3)关于“一个新的世界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世界多极化趋势。“新的力量”,结合所学,指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和俄罗斯等有影响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当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统治,这由于政体不好的缘故,不是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二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行“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新时期民主制度逐渐完善的表现。

 

查看答案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

A.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B.使美苏实现了战略和解

C.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17年国际妇女节当日,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后来参加罢工示威群众增至20万。在工人的感召下,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者一边,他们同工人一起,占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府各部,尼古拉二世见大势已去,被迫引退,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上述事件

A.促使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实现了向无产阶级革命的过渡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委员会的公职人员都扮演两种角色,既是议员又是行政人员,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这说明巴黎公社

A.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B.具有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性

C.致力于国家政权机构的精简化 D.注重政权管理者的自我监督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政治色彩而论,与东欧及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不失“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这因为该“宪法”规定(   )

A.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B.宰相由联邦议会产生

C.国家体制实行联邦制

D.皇帝对帝国议会负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