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新的民国建立7年之后,爆发波及全国、影响弥久的五四运动,并非偶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工业接连掀起三波高潮……随着外国和本国企业的增长,在晚清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中,许多爱国者一直比较羡慕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富强,痴迷以自由主义、民主、科学等观念出现的西方思想,把它们视为中国仿效的榜样……正在中国对现实不满意,对未来又茫,却又苦于探索的时刻,在中国的北方,传来十月革命的炮声,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人带来断的希冀和选择。
——改编自胡献忠《“五四”的百年沧桑与青年的历史担当》
材料二:自国门洞开以来,纵使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了中国战乱频仍的不堪局面,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出路,仍怀抱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戊戊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表现出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渴望……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分子在现实教育下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一…在五四运动爆发两年后,在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安美惠《五四运动:近代中国上升的历史拐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救国救民”认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分别列举两国建立上述政治制度的重大事件。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和中国皇帝在权利和地位上的不同。
“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一种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的特征。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据此判断,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 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