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材料二  《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综合材料一、二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影响。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

 

(1)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看重家世),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2)变化:由以门第(家世)为主要标准到考试成绩(才能)选官。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官员选拔更加公开和公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 (3)特点:选拔范围不断扩大和开放;公平竞争;选拔注重择优录取。 【解析】 (1)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可知其弊端主要是以家世门户选拔人才,任人唯亲,压制社会底层的人才。 (2)根据“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科举制。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在选官依据上由看重家世门第到以考试成绩为准。科举制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作答即可,如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更加公平公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等。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文官选拔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其特点从选官的范围、依据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万隆会议精神始终是引领亚非关系发展的指南针,亚非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述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形成了“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关系的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看到: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乃至发展友好关系是可能的;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可行的。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材料二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所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要求亚非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会议重视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合作,提出了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的建议。可以说亚非会议第一次提出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

——据新华网资料综合报道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会议所反映出的中国外交新态势。

(2)据材料二,指出加强亚非国家之间经济文化合作的现实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处理好国际关系的看法。

 

查看答案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摘自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材料二  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室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分析说明改革开放的关键举措是现实问题“倒逼”的结果。

(2)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图“唐代壁画中的胡旋舞”描述的场景说明

A.画家对胡旋舞姿的感受

B.胡旋舞在唐代传入中原

C.胡旋舞是一种宫廷舞蹈

D.胡旋舞者的身份是胡人

 

查看答案

唐代的长安城“胡化”严重,都城的生活融合了西域的风尚,服饰、饮食、娱乐等皆受到影响。其中,贞观年间“胡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政府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B.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C.唐太宗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D.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查看答案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