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淮地区每年向北方运粮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 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滞后性

B. 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 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D. 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 【解析】 由材料“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每年向北方运粮30万石左右”可知,先进的农业工具推动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故选D。“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淮地区每年向北方运粮30万石左右”并不能说明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北方人口较多,粮食需求大,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一直被得以重视和贯彻,且材料并未提及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B;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重要地位

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图片,其反映的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设有转运使、盐铁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其目的在于

A. 增加政府税收

B. 完善中央官制机构

C. 削弱丞相权力

D. 增强统治阶级力量

 

查看答案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查看答案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