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宋太祖问策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赵普的建议是
A.废分封、行郡县
B.废三省、置通判
C.收精兵、削实权
D.废丞相、设内阁
钱穆《国史大纲》写道:北宋初年,宋太祖“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艺殊绝者送都下,补禁军之阙(缺),其老弱者始留州。”这一措施在当时应该被称为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兵权
C. 以文制武
D. 重文轻武
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 出处 |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 《南唐书·张易传》 |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 |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 《四库全书·后村集》 |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据此可知
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
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
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