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1865年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都属于近代官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都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 都使用机器生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下表反映了 1937年和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该表说明( )
年份 | 占工厂总 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 额比例 | 占工人总 数比例 |
1937年 | 16% | 4.4% | 7.3% |
1942年 | 58% | 78% | 49% |
A.民族工业地理布局规划科学 B.民族工业发展比例趋于协调
C.日本大举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D.军事需要影响民族工业结构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 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 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 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