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杜鲁门在战后复兴计划中提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其科学技术资源;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充分地承担起各种责任,除非它慷慨大方地和明智地支持鼓励大学、工业界和它自己的实验室中的科学工作。这表明
A. 美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 战后美国经济亟待复兴
C. 科技发展日趋自由化
D. 科技成为美国称霸工具
桑戴克在《世界文化史》中说:“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止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所著的《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的《天体运行之道路》。”桑戴克认为这两本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A.纠正了人类思想中的长期错误认知
B.确立起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
C.帮助人们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然界
D.使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
A.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
D.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卢梭认为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他主张“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这一观点
A.推动了19世纪英国议会的民主改革
B.对政治制度的构想脱离了实际
C.是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指导思想
D.明显受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影响
17世纪的哲学家对世界的研究往往是描述性的,即世界实际上是如何的,都是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宇宙的实际情况。18世纪则不同,哲学家考虑和讨论的都是社会应该怎样,而不是它实际上是怎样。以上研究侧重点变化说明
A.科学家遭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 B.工业革命使人类加大对社会关注
C.理性主义逐渐成为时代潮流 D.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兴起
“财富是蒙上帝的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加尔文的这一主张
A. 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 是对天主教会财富观念的继承与发展
C. 体现了新教派的思想精髓
D. 成为新教徒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