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 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C. 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黄埔军校在初次招生时,即确定按省区分配招生名额,第一期毕业生来自22个省份,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和当时许多军队乃至军校以地方集合的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当军校出现同乡会小组织时,遭到严令禁止。这种做法
A. 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利于树立统一完整的国家意识
C.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表明革命首要目标是实现统一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B. 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C. 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D. 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上述信息可知五四运动
A.中国代表出于个人立场拒签和约
B.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C.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日益觉醒
D.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明
A.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B.五四运动促成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
有一首革命山歌里唱到:“朱毛红军到古田(注:福建省古田县),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革命山歌 ( )
A.与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 B.与红军长征有关
C.与北伐战争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