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许多没有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许多没有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为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专制政体是多麽不易的一件事。

——--摘编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摘编自《河南程氏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1)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2)革命前认为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应当联系所学从宣传革命思想、建立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和建立中华民国等方面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的“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前人们认为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 (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结束帝制、传播民主共和理念、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打击帝国主义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屈辱条约的签订危害了中国主权,加深了民族危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C.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

 

查看答案

1915年,各地国民代表进行国体投票时,会场内外布满军警……官员作称颂君主制、诋毁共和制的演说……给每个投票人发500元大洋……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的票正好1993张。材料从侧面印证

A. 北洋政府倒行逆施

B. 君主立宪已成国民共识

C. 共和制不乏拥护者

D. 民主宪政不适合中国国情

 

查看答案

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开启了近代的民主革命历程

D.广泛深入的动员了人民群众

 

查看答案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文章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 推翻乡村封建势力是革命的要求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C. 中共已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国民革命的核心任务是土地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