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7~前3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都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涌现出梭伦和商鞅等大批的...

公元前7~前3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都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涌现出梭伦和商鞅等大批的改革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危机,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对各自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贵族)制度遭到了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

(3)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的形成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梭伦改革: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按照财产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资格决定公民享有的权利。 (3)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4)商鞅变法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梭伦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解析】 (1)商鞅变法: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解决的是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梭伦改革:根据所学可知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根据材料“私有财产”“有产阶级”等有效信息,联系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来解读恩格斯的评价,从而得出答案为按照财产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资格决定公民享有的权利。 (3)从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废井田”“急耕战之赏”“尤以务本之故”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商鞅变法在经济领域的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4)两次改革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国情特点,对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应当从政治、经济以或民主政治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商鞅变法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梭伦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查看答案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查看答案

资本输出是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资本输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A.主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查看答案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运动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深厚的封建色彩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