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1)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2分)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3分,答出三点即可)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2分)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注意与课本知识结合,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从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回答即可。 (2)依据材料二“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可见连太子也反对改革,改革阻力之大,依据“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说明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3)依据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的信息从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及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7~前3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都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涌现出梭伦和商鞅等大批的改革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危机,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对各自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贵族)制度遭到了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2)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

(3)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的形成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查看答案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查看答案

资本输出是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资本输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A.主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查看答案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运动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深厚的封建色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