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对特定历史时期风俗习惯的看法和理解,通过特定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展现出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把创造出来的“神”,用美术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人们对“神”的爱和敬仰,例如,我们看到的维纳斯和她的断臂以及优雅的后倾站姿显得如此美轮美奂,完全是一件对“人体”赞美的作品,给当时的欣赏者带来了心灵上的震动。到了15世纪以后,油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艺术创作大都围绕现实与人文这个主题。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着重对十二门徒神态姿势的刻画,通过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这种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接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
——摘编自邵宇<西方油画的“人文主义”内涵对中国油画的影响——兼谈油画创作的方法与观念》
(1)根据材料,概括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不同艺术风格进行简要的评析。
梁启超认为《孟子》中所说的“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在这段话中,“诸大夫”就是上议院,“国人”就是下议院,这个制度后来因历代专制君主压抑民权而断了线,没有延续下来。梁启超这一言论
A.旨在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 B.力图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主张推翻传统的君主政制 D.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质认识不清
1866~1873年,日本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为32.2%,美国为5%,德国为3.8%。此时期促使日本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殖产兴业”的实施 B.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
C.“文明开化”的推行 D.近代天皇体制正式确立
19世纪晚期,在俄国农村,农民阶级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拥有优良的牲畜、农具和大量土地资金,他们不仅购买农民所出卖的份地,还买进地主所出售的庄园;另一方面分化出一大批破产的农民,他们不仅失去了土地,还丧失了其他生产资料。这一时期俄国农民阶级的分化
A.表明农奴制改革违背了历史潮流
B.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成熟
C.体现了农村旧的生产关系的强化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时代,将世俗的职守或工作,解释为神圣的天职或蒙召,其针对性非常明显:反对出世禁欲的修道主义。由此可知,马丁·路德这一思想
A.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 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
C.顺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维护了世俗王权的统治
有史料记载,到太和年间(477~499年),平城之内的寺庙多达百所,僧尼两千多人;全国范围内的寺庙有六千余所,各族僧尼达七万之众,善男信女之多无以数计。北魏成为一个佛国,平城成为佛教的圣地。据此推知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佛教传播 B.孝文帝推崇佛教的治国理念
C.战乱频繁促使社会价值观改变 D.佛教的传播有利于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