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制订本国商人出海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而在制订外商来华贸易的管理制度时,依据的则是“怀柔远人”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观念制约经济发展
B.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变异
C.外商来华得到政府鼓励
D.制度更新助推社会转型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A.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随着内阁地位的上升,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宣德时期,经过内书堂训练,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的格局。这一现象表明
A. 君主权力日渐衰落
B.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变化
C.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D. 内阁完全丧失议政功能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展示了一幅国宝级名画——《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下图为局部图),该画绘于绢本之上,幅宽0.59米、全长30.12米,是一幅绘制于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之间的皇家地图,它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在图上都有清晰的标注。对此以下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对海上丝绸之路已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B.地图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画的风格
C.地图绘制技术体现“西学东渐”
D.明朝实行海禁,陆上贸易有所发展
《云麓漫钞》中记载,宋金议和后,南宋朝廷认为“边患”消弭,便着力发展内部经济,“务与民休息,禁网疏阔,富家巨室,竟造房廊,赁金日增”。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
A.民众生活幸福指数高
B.经济再发展动力不足
C.南宋租赁经济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