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里的“正音”是指 A.汉语 ...

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里的“正音”是指

A.汉语 B.平城方言 C.礼乐制度 D.鲜卑语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督使鲜卑族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故选A。孝文帝改革中并未有学习平城方言的内容,排除B;“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的是孝文帝在语言方面的改革,而非制度上的改革,排除C;鲜卑语是被改革掉的语言,不是“正音”的含义,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 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 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 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 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查看答案

(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查看答案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含义是

A.分封诸侯国 B.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摘编自《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3)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体现社会进步。„„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前期,英国进行了哪些“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英国通过这种制度改革所建立和完善的政治制度有何世界意义?

材料二: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毛泽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比较努力”的史实。

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