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告诫巡视州县的官员:“就田陇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多废农时”,还规定:“诸非(非法)兴造及杂(额外)徭役”,超过一定的数量,“坐赃论”。这说明唐太宗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B.推行均田,鼓励垦荒
C.保证农时,减轻负担
D.不兴土木,休养生息
北魏孝文帝在改革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里的“正音”是指
A.汉语 B.平城方言 C.礼乐制度 D.鲜卑语
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 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 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 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 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含义是
A.分封诸侯国 B.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社会经济形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摘编自《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3)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